投入式浊度仪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水体浑浊度的在线分析仪表,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、自来水厂、工业领域监控及环保监测等场景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散射光技术,通过发射红外光束穿透待测水样,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,由光电检测器接收散射光强度并转换为电信号,结合算法计算得出浊度值。

1、准备工作
检查设备状态:
在开始使用之前,先应检查整体状况,包括传感器、电缆和显示器等部分是否有损坏或异常。确保所有组件都处于良好状态,并且电池电量充足(如果是便携式设备)。
校准仪器:
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指南对仪器进行校准。通常需要使用标准液(如福尔马肼标准溶液)来进行两点或多点校准,以确保测量精度。定期校准是保持仪器准确性的关键步骤。
2、安装与部署
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:
选择一个代表性的采样点,避免靠近进水口或出水口,以及任何可能产生气泡的地方。确保水流平稳且无明显扰动,这样可以得到更准确的读数。
正确安装传感器:
将传感器垂直悬挂在水中,确保其浸没但不要接触底部或侧壁,以免影响测量结果。对于固定安装的系统,需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牢固地安装支架或其他固定装置。
3、开始测量
启动设备:
打开电源开关,让仪器预热几分钟以达到稳定状态。通过显示屏确认当前设置是否符合需求,如有必要调整参数设置(如量程、单位等)。
记录初始数据:
在正式开始长期监测前,先记录几组初始数据作为参考值。这有助于后续分析趋势变化,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。
4、数据记录与分析
实时监控:
持续观察仪表显示的数据变化,注意突然的变化或异常波动。现代仪器通常具备数据记录功能,可自动保存一段时间内的测量结果。
定期校验:
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,建议每隔一段时间(如每周或每月)使用标准液重新校验一次仪器。如果发现偏差超过允许范围,则需要重新校准。
投入式浊度仪遵循上述步骤不仅可以确保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,还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,为水质监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持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定期维护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。